钟会不是第一次经历战事,但这一次,他深感压力之大,远超昔日之和。
关城已经失守,汉、乐二城和黄金围这三处汉中重要据点魏军却迟迟不能拔取,姜维的军队趁势北上,同处汉中的敌我两军就会像在穴中争斗的两只老鼠一样,无处躲避,死死撕咬,直到决出胜负。
当年曹操率大军在汉中与刘备相持,只支撑了两个月就不得不选择向关中撤退。
连魏武皇帝都守不住的汉中,眼下却要钟会牢牢守住,最不济也要撑到司马昭进位晋王之后,才能够率军撤出汉中。
“曹魏、姜维、汉城。。”内心盘算不止的钟会目光深邃,沉吟低语。
过了许久,他才长吁一口气,慢慢转过身来,重新恢复了人前自信的神态。
立足全局谋一隅,抓好一隅为全局。
他已经在汉中布下了重重防线,宛如天罗地网,就看姜维这个老将,能不能撼动他的部署,一口气冲到他的面前了。
···
“当时风疾雪大、旌旗都吹破裂了,不时就有撑不住的人马掉队,天黑路远,人心不安呐,可大将军就在军中,身先士卒,他告诉众人胜利就在眼前!于是众将士同仇敌忾,怀揣一股着杀敌报国的血气,冒雪赶路,翻越险阻,直达关口······”
随着姜维率军夺回关城、击败魏军的露布捷报传回蜀地,朝野振奋,军中士气大涨。
身在涪城大营的姜绍也趁势抓住机会,亲自口述,授意尹曜连夜编写《雪夜取关城》的战斗故事,通过军中“故事会”的途径,在炎兴新军中广泛传播,以求达到人人传颂的效果。
这种故事本身不注重战争的真实细节,更多考虑的是故事情节的吸引力和宣传效果。
它将姜维前后一连串的军事行动加工浓缩成“一夜风雪取关城”的传奇故事。
夸大风雪、道路等客观困难,增加行军、夺关的惊险环节,同时不忘丑化魏军将士残暴、愚蠢的人物形象,无形之中凸显大将军的英明坚毅和汉军将士的英勇奋战,让还没经历过战事的新卒闻之无不心潮澎湃、为之神往。
但姜绍并不满足于此,他还想糅合百戏、侏儒倡优等表演把它改变成一种军戏,既可以用来军中娱乐,还可以潜移默化灌输思想。
这些日子以来,他深感大将军姜维除了掌握兵权之外,对朝堂人事、蜀中舆论的控制几近于无,所以想先从易着手的军中舆论入手。
只是自身的才华有限,帐下也无此等人才,加上事务繁忙,往来两地,计划中的军戏编排只能丢给尹曜等人摸索,暂时搁置一旁。
姜维夺取关城,很显然起到了振奋人心的效果,朝中也掀起了一波主战的热潮,朝堂开始一再明确主张要驱逐魏军、收复汉中。
因此姜绍的任务也很重,他已经私下收到风声,开春之后,朝中就要诏令涪城大营的新军分两批北上,奔赴前线作战。
看来,随着形式的变化,国中不少人也觉得夺回汉中的胜算很大,摩拳擦掌、跃跃欲试,准备在汉中战事中大展手脚、建立功勋了。
而主战派居多的军中,更是出现了偏左压过偏右的情况。
姜维在夺取关城后,趁势派遣使者和少量精锐直驱汉城,冒死突围冲入城中传递军令、协助城防,以坚定城中将士坚守之心。
但与此同时,钟会派遣的增援兵马也源源不断抵达汉城,他们人多势众,挖长堑、筑重城,开始驱使军民修建夹寨,想把汉城围成铁桶一般,彻底断绝城中内外呼应。
辅国大将军董厥得知汉城局势,积极主张一鼓作气,趁着围城军队立足未稳之际出兵进攻,和城中蒋斌内外呼应突破包围,将战线推入汉中腹地。
而大将军姜维却认为当下正值寒冬腊月,军中虽然士气稍振,后续的兵马、辎重却未到位,选择这个时候与兵力依然强大的魏军决战,难操胜算,不宜冒险行事,只派出了小股部队骚扰魏军,声援城中的蒋斌军队。
董厥不甘心,撺掇军中其他将校请战向大将军姜维施压,但大将军姜维一向坚持己见,用强硬手段压下了军中的不同意见。
···
说来可笑,危如累卵的时候大家还能同舟共济、一心抗敌,可局势稍稍好转之后,军中很快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。
汉中之战怎么打,是军中时下的争议焦点。
姜绍没想到,大将军姜维在这个时候又给他布置了作业,让他尽快建言献策。
这,这不又是要让自己写命题作文吗?
有了之前诸多前车之鉴,虽然这次大将军没有明确指示,但姜绍还是知道策论的主题偏向的。
他索性层层压实责任,把军中将佐召集帐中,来个“寒冬煮酒论汉中”,每人讲完之后赐酒一卮,让他们一起讨论一下这汉中之战应该怎么打?
随着他晋升为辅汉将军,麾下兵额扩编到三千人,跟随他驰援破敌、立下战功的众人也水涨船高,纷纷得到封赏。
假司马徐遵率领步骑为别部司马,军中地位重要,兼有一定独立性;伤愈归队的侯猛为前部司马,兼名义上的亲兵统领;范周为后部司马,兼管军中后勤。
其他立功将士按照功劳大小依次升迁,就连姜由基也被姜绍提拔为亲兵百人将。
此外,之前在新军中发掘的军吏李毅、何攀等人,也被姜绍调到帐下听用。
至于尹曜、尹安、李环、重伤的毛虎等人,他们仍然是属于大将军麾下的将佐,只能够等大将军后续上表为他们论功晋升,姜绍不能越俎代庖。
“汉城城小且坚,军资充足,当初营造此城就考虑到了如何应对敌人大军强攻、围困的各种情况,悉心布防可谓是固若金汤。”
“在下觉得蒋斌部曲再支持数月无虞,足以撑过冬季。此时发大军强攻,天寒地冻,敌军以逸待劳,难有胜算;派遣太多兵马突围入城协助防守,又要消耗城中的粮草、薪柴等物资。”
“以此观之,按兵不动方为上策,等到围城日久,敌军士气耗竭,我军再行出击,必能获胜,这也符合原先‘坚壁清野,挫敌锐气’的道理。”
被点名要首先发言的范周思索许久,才缓缓将想法说了出来。不出意外,保守持重的他是支持按兵不动的,认为应该等待时机。
姜绍颔首,对率先发表意见的范道济予以赞许,赐酒一卮,转首对近来被调入军中记室的何攀吩咐道:
“把它记下来。”
何攀领命,提笔如飞,很快就把范周的意见给记了下来。
“其他人呢,有不同意见的吗?”
“有!”军侯李毅抢先发言,他也不顾他人目光,径直说道:
“在下认为,两军交战,我军就应该趁着士气旺盛的时候与敌交战,关城一战,敌军败绩,士气沮丧,正是一鼓作气、趁胜破敌的大好时机。”
“时下汉中虽是冬季,但并非北国那种冰天雪地的情况,就算不适宜大军作战,但这时候依然能够校选精锐、择时出击,不断破坏敌军的夹寨围困,总不能让敌军把汉城彻底困死了吧!”
“呵呵。”李毅的话顿时引来一些军中老人的嘲笑,他们对李毅这种凭借家世跻身军吏、好出风头的新人心生不屑,有人立马进行嘲讽反驳。
“李军侯自小锦衣玉食,怕是还没在地里挨过冻,校选精锐出击,冬日跑去破坏敌军的营砦,呵呵,这魏军也不是土鸡瓦犬,你没打过仗,长驱撞上以逸待劳的魏军,怕不是得被打得丢盔卸甲。”
“我军冬季作战,人马奔波,那魏军日夜抢修营寨,如何就不疲惫,同样都是脖子上顶着脑袋的人,怎么就打不过了?”
李毅年轻气盛,一口把酒饮尽,脸色涨红,抹了抹嘴,也不惧怕得罪人,当即反唇相讥。
姜绍见状制止了不必要的争议,让何攀也把“校选精锐、择时出击,破坏夹寨”的想法写下来,继续鼓励其他人出谋献策。
帐中诸人陆陆续续又提了一些想法,但大体也是趁胜出击或按兵不动的范畴内,没有太多的新颖见解。
可以说,其实大伙跟没有了历史先知的姜绍半斤八两,对汉中之战如何打心底也没底。
倒是写累了搁笔揉手腕的何攀跃跃欲试,姜绍笑了笑,点了他的名字让他畅所欲言。
“将军,在下听说魏国钟会的大军有十几万之众,彼辈若是凭借人多势众、以守待攻,在汉城修建夹寨,内防奔突,外阻援军,那我军确实很难从正面突破。”
“不过入汉中并非只有金牛道一途,若是我们分别从阴平、金牛、米仓数道并进,虚虚实实,分散牵扯了敌军的兵力布防,未必就不能找到一点破绽突破,只要汉中有一处破防,那魏军的重重防线就没用了。”
“哼,夸夸其谈。”尹曜似乎对何攀颇有意见,一直倾听其他人讨论的他这时开口反对道:
“敌众我寡,处处分兵乃是兵家大忌。唯有先集中兵力突破一点,才是制胜之策。”
姜绍一边看着帐中各抒己见、各有见解的众人,一边伸手摩挲着颌下的短髭。
现在,他作文的素材是有了,但他也更理解大将军的难处了。
三国雄儿传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卧龙小说网http://www.wolongxs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好书推荐:《黜龙》、《三国之弃子》、《数风流人物》、《终宋》、《大唐之神级败家子》、《纵横图》、《我不是野人》、《大秦之开局献上长生不死药》、《朕》、《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》、